何利群,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石窟寺考古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宗教考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长期负责邺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先后参与和主持邺南城赵彭城东魏北齐佛教寺院、南水北调北朝墓群、南营十六国窑址、曹村北朝窑址、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核桃园北齐大庄严寺、邺南城宫城区遗址等发掘工作。研究方向为汉唐都城考古、宗教考古及东亚艺术史,主要成果《北朝至隋唐时期佛教寺院的考古学研究》、《从北吴庄佛像埋藏坑论邺城造像的发展阶段与“邺城模式”》、《邺城遗址出土北魏谭副造像图像考释》、《东亚地区早期佛教寺院布局及演变》、《邺城北吴庄出土佛教造像》、“Space and Function-Buddhist State Monasterie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East Asia”(空间与功能——中国中古国家大寺及其对东亚地区的影响)等。
主要内容:
当前中国石窟寺考古的学术目标是以基础资料的调查发掘、归纳整理、分析总结为重点,推动石窟寺考古报告的编撰与出版,搭建中国石窟寺考古的总体框架和谱系传承,促进以中华文化传承和东西文明交流互鉴为核心的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石窟寺考古理论与方法,建立完善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研究体系。
开展区域考古调查和重点遗址发掘,构建石窟寺考古学文化序列是今后中国石窟寺考古的主要任务之一。石窟寺区域考古调查与发掘是借鉴史前考古区域调查与历史时期城市考古的理念与方法,通过全面调查、普遍勘探、重点发掘,解决石窟寺环境景观、整体布局、功能结构、宗教信仰、艺术特征、传播路线等,搭建中国石窟寺发展演变的时空框架与谱系传承,探索石窟寺中国化进程,以考古材料为依据构建中国石窟寺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