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李志荣,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古迹保护协会石窟专委会副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宋元明考古专委会委员、浙江省考古学会理事、浙江省第七届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浙江大学)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石窟寺和古建筑考古研究。2004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2011年调入浙江大学,主持文理交叉的科研团队——浙江大学文物数字化团队。与同事刁常宇教授一道,带领团队成为中国文物数字化领域的顶尖团队。目前已经在中国23个省区市完成140余项文物数字化考古调查工作。代表性项目有山西佛光寺、南禅寺、双林寺等重要古建筑的数字化调查。
2012年4月至今,主持由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浙江大学联合进行的须弥山石窟田野调查项目,出版《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圆光寺区》。调查中国最早的刻经洞窟雷音洞,出版《雷音洞2012年度考古调查报告》。目前正在承担龙门石窟古阳洞数字化考古,为首席科学家。
主持参与云冈石窟第3窟、第12窟,龙门石窟古阳洞四大龛,大足石刻北山佛湾245龛、安岳毗卢洞紫竹观音、飞来峰弥勒十八罗汉龛、麦积山等石窟的3D打印复制与调查研究工作。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重要文化工程“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阶段性成果展”的执行策展人之一。
主要内容:
本课程将以数字化技术介入石窟寺领域后的工作案例为开端,聚焦新形势下文物数字化与“多规合一”人才培养,以石窟寺考古为切入点,回顾传统考古方法,深入探讨数字化技术在石窟寺测量、研究、展览等方面的应用,并结合“多规合一”理念,分析当前石窟寺数字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石窟寺领域的应用前景,为培养具备跨学科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文物数字化人才提供思路。